1)第一百零一章 我本有心向明月_男儿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一百零一章我本有心向明月

  与胡大海的慷慨豪迈不一样,耿再成这个人恩怨极为分明。胡大海是他的朋友,所以在两军阵前他宁可舍了命,也不会丢下胡大海不顾。而逯鲁曾竟然敢隐约地拿他的家人来要挟,那对不起,咱老耿即便不要你的命,也得拉着你一起做反贼!

  只是心里的弯弯绕到了嘴巴上,则变成了另外一种说辞。有情有义,并且还用心良苦。那胡大海明知道他在睁着眼睛说瞎话,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得。半晌,才咬着牙又说了一句,“眼下禄大人的家眷都住在大都城里,他要是留在不归,朝廷岂不是会拿他全家做法?!”

  耿再成却又摇了摇头,非常自信地说道,“他要是留在徐州城内做了红巾军的官,朝廷自然不会放过他的家人。而他要是被扣下成了一个囚徒,朝廷那边即便再不讲道理,也得想想下次谁还肯带兵过来吧!”

  说着话,就拿眼神朝吴良谋那边瞟。哪知道这回吴良谋却好像突然变警觉了。笑了笑,摇着头回应:“假如姓禄的真的像他自己说的那样,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。恐怕我们徐州军还真的不会伤害他。至于留下不留下,得看他老人家自己的意思。毕竟他在二十多年前就于崇天门下唱过名的,如今也算天底下数得着的大儒了。无缘无故把他扣在军中,岂不是将天下读书人都推到了朝廷那边?!”

  大元朝以弓马取天下,以屠刀治天下。对科举原本就视为可有可无。一直到了统治中原四十多年后,才正式开了第一届科举。并且在此后时断时续,全然没个固定章程。因此想要榜上留名,难度不是一般的大。久而久之,凡是能考中进士的,无不在儒林中留下了赫赫名头。

  而逯鲁曾这厮,天历二年的进士。并且名字位列在左榜的第七,随即授翰林国史院编修之职,此后仕途上一直平步青云。如此既会读书又会做官的全才,当然被儒家子弟们视为争相效仿的楷模。无数人愿意拜于门墙之,成为他的徒子徒孙。细算起来,即便是吴良谋的授业恩师枫林先生,见了此人都得自称一声晚辈,并且以师礼侍之。

  就这样一个烫手山芋,在吴良谋看来,如果红巾军一开始就没想杀他,不如尽快送走了事。勉强将其留在徐州,才是自讨苦吃。且不说这老头儿带兵打仗的本事跟白痴差不多,留下来对红巾军也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。万一哪天老人家住得不高兴了,发上几句牢骚。传扬出去,在天下读书人那几张嘴里头,红巾军就真的成妖孽了。以后恐怕几千年都洗不清楚。

  想到此节,吴良谋又笑了笑,低声给胡大海和耿再成两个支招。“依我看,这位禄老夫子恐怕不是个轻易举舍得死的人。二位不妨拿德甫兄刚才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d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