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70章 惊闺_月天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70章惊闺

  不过让苏砚比较遗憾的是,虽然他一度非常羡慕磨镜少年,一见面就被聂隐娘相中为夫,恩恩爱爱。

  但到结局,这两人却并没有厮守终老,因为磨镜少年是凡人,聂隐娘给丈夫寻了份好差事后,就飘然远去,成为神仙中人了。

  对于眼前这个磨镜人的道士打扮,苏砚倒是一点都不意外,不会因此认为他一定是什么修行中人。

  其实自古以来,就有很多兼职当磨镜客的道士,因为磨镜所需的材料,比如铅、锡、水银等都不是寻常之物,但却是道教炼丹法中最基本的原料。

  而日常接触这些原材料的炼丹道士们,自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。

  甚至有磨镜道士,会顺带沿街兜售丹药,也算是磨镜卖丹两不误了。

  历史上最出名的磨镜道士,应该是吕祖吕洞宾,《唐才子传·吕岩》有记载:

  “又尝负局奁于市,为贾尚书淬古镜,归忽不见,留诗云:袖里青蛇凌白日,洞中仙果艳长春。须知物外餐霞客,不是尘中磨镜人。”

  另外沿街敲打的拍板也有个说法,由于需要磨镜的多是妇人女子,她们听到声音后才会出来唤人磨镜,因此这拍板有个好听的别名,叫【惊闺】。

  虽然早就对磨镜人这个职业有一定了解,但今日,还是苏砚第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磨镜人。

  因此他兴趣一上来,打算跟过去看看。

  跟了一段路,到了稍微僻静一点的街道后,由于人流减少,那沿街吆喝的中年道士也发现了不对劲,他转过身来,奇怪地看向苏砚,“你要磨镜?”

  苏砚摇头,他很诚实地回答:“我没见过人磨镜,想看一看是怎么磨的。”

  这让中年道士看向他的眼神更古怪了。

  刚好这个时候,右街边不远处一扇木门半开,一个年轻的小娘朝这边招了招手,她轻声喊道:“磨镜匠,这边,有镜子要磨。”

  这小娘看上去不过二八年华,只小心翼翼地探出半个身子,神情间还是颇有些怕羞的。

  这个世界虽然没有受过理学荼毒,但是未出闺阁的年轻女子,仍然比较遵守男女之防,轻易不与陌生男子接触。

  磨镜道士径直上前,没再理会苏砚。

  小娘很熟练地,从门洞中递出一面铜镜,“时下要几个钱?”

  道士拿起生了不少绿锈的昏蒙铜镜看了眼,“六文。”

  小娘轻松应下,相对于磨亮明镜的好处来,这六文钱花得相当值当。

  于是磨镜道士放下拍板,解下背后的木箱,以及绑在木箱旁边的一条长条板凳。

  他半蹲下身,分别取出刮刀、方局、磨镜砖、磨镜药等物,坐在板凳上的一端上,准备开始磨镜。

  这个时候,苏砚感兴趣地凑上前来,惹得那小娘又缩回去了一点,她有些好奇地看着这个少年。

  这般俊俏的少年郎,哪怕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d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