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03章所谓量化_全职中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除了一些人为方面和大环境方面的问题,方医生基本上回答的很客观了。”

  黄正良道:“中医门槛高,不外乎方医生说的几种情况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林江宇道:“现在我们接受的教育,基本上一开始就给西医打好了基础,中医方面确实很欠缺。”

  随着简体字和白话文的普及,确实方便了全民教育,也方便了全民识字,但是同时,大多数人对古文方面的理解就欠缺了。

  除了专门研究古文学的一部分人,大多数人对文言文的理解都不够深入,这也导致,传统古文化底蕴欠缺。

  都说,秀才学医,笼中抓鸡,放在以前,只要是读书人,学医基本上是比较容易的,自古至今,自学成材的中医名家并不少。

  即便是不专门行医的人,大多也懂一些医理。

  因而我们看一些古装电视剧的时候,好像但凡有人生病,不少人都会诊个脉,开个方,好像对方还不是郎中,但是,这种情况却是普遍的。

  反观到了现在,反而越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,对中医越是反感,越是不相信,更为相信中医的反而是一些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人。

  这是因为,越是高等的教育,所学的一些东西,其实越背离中医的理论,越是讲所谓的科学,越是不认可中医。

  “方医生对中医认识的很深刻,不仅仅自身医术精湛,更是对中医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。”

  徐近良轻声道:“如果中医能够昌盛,我觉得可能要应在方医生身上。”

  “现在中医其实极度需要一位有水平,有能力,又有影响力的带头人。”黄正良点头道。

  中医到了现在,境遇其实已经相当尴尬了。

  随着一部分中医名家的相继离世,有水平的中医人越来越少,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,随着医疗情况的复杂,反而让不少人开始思念中医。

  现在看病难,看病繁琐的问题已经逐渐的被大多数人重视,人们从最初的看好病已经逐渐变成要更简单的看病,花最少的钱看病。

  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,现在医疗制度带来的一些东西,着实让人很头疼。

  像一些常见病,慢性病,大多数人都没多少时间去看,工作忙,请假难,难得有一天假,去医院一整天,可能检查都做不完。

  花上大半个月或者好几个月的工资,浪费时间,排队,排队,再排队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能遇到高水平的中医,那绝对算是福音了。

  同时,国家对中医也开始重视,特别是随着中医药的发展,虽然一部分人高喊医药分离,但是中医药必然要带动中医。

  到了这种时候,确实是需要一位有能力,有影响力的中医人来带动,来发声,来改变中医的现状。

  至于巩泰初等老一辈名家,年龄大了,进取不足,精力不足,很多事其实都有心无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d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