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142、第 142 、章_山河不夜天[穿越]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一百四十二章

  家书自姑苏府送到盛京,再送由幽州时,已经是五月。

  唐慎收到姑苏来的信,这才知道傅渭辞官后,竟然还南下去了江南游玩。

  开平三十二年注定与往年不同,纪相被革除官职,傅渭告老还乡,这些曾经在朝堂上翻云覆雨、执掌乾坤的权臣一一退位。或许这也象征着,属于开平皇帝的时代渐渐离去了。

  五月底,王溱先行回京。

  两年时间,兵部银契庄在大宋三十六州一一设立,站稳根基。原本银引司统辖的只是西北军营的军饷,自今年起,西南大军、各地统军的军饷,也都进了银引司的府库中。

  银引司已然不当只在幽州设立,王溱此行回去,便是回京督办京都银引司的建造。

  唐慎送他离开幽州,在城郊十里亭外,王溱掀开车帘,对他笑道“小师弟,莫要送了。”

  唐慎“师兄一路安好。”

  周围还有许多官员,两人没法说悄悄话。王溱深深地看了唐慎一眼,放下车帘,乘车而去。

  待王溱回京后,没过几日,皇帝便下了圣旨,在盛京、江南,各自设立一座银引司。

  顷刻间,银引司的权势盛极一时。

  王溱大权在握,连右相王诠都要避其锋芒。谈起王党,百官第一个想到的不再是王诠,而是王溱。

  官员和衙役也都是看碟下菜,谁正当权、不好惹,他们为对方办起事来就会更加尽心尽力。工部尚书袁穆早年与王溱关系不佳,但如今王溱得了势,袁尚书能屈能伸,全然不记得当初两人之间的龃龉,尽心尽力地建造盛京的银引司衙门。

  短短一个月,盛京、江南的银引司相继建成。

  家中私宴时,右相王诠对自己的侄儿感慨道“你瞧瞧他们,这次定然没敢从中牟利。”顿了顿,觉得似乎说的太不合理,王诠又补充道“哪怕贪墨了,也最多只贪墨了一成。这可都是因为在为你办事,谁不知晓,你王子丰是正当红的一品权臣?”

  王溱讶异道“督办银引司一事,是为圣上做事,与我何干,叔祖怎的这么说。”

  王诠没再搭理他,哼了一声“纪翁集走了,傅希如走了,老夫如今也年愈花甲,该好生考虑考虑了。”

  此事王诠只是嘴上说说,难道他还真能辞官不成?

  别看如今王党势大,可王溱只能算半个王党。要是他告老还乡了,王党直接垮了一半!

  银引司的差事办得如火如荼,到了七月,万事皆有欣欣向荣之景。王溱谋划多年,算计良久,世家大族此刻一个个反应过来,这银引司和兵部银契庄的背后有古怪,可都为时已晚。一座座兵部银契庄如同棋子,落在了神陆九州之上,勾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。

  银引司之势已起,一切只待东风。

  王溱知晓,如今的银引司早已不是世家大族可以动摇的。然而若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d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